国立环境研究所山川茜主任研究员于2025年8月8日接受的关于环境标准物质开发和意义的详细解说访谈文章。
环境标准物质的作用和重要性
环境标准物质是"为保证测定准确性的基准样品",是环境样品化学分析中确保测定值信赖性不可缺少的存在。例如,土壤污染对策法规定铅及其化合物"土壤1kg中150mg以下"基准,但不同研究所测定同一土壤出现100mg和200mg结果时,基准超过判断会发生变化。环境标准物质防止这种测定值偏差,提供"不同机关和测定者几乎得到相同结果"的基准。
测定值偏差的3个要因
测定值偏差原因是①装置差异(制造时个体差、老化、环境条件、调整不备),②手法差异(前处理方法和条件差异),③人员差异(称量、试剂处理、混合方式习惯等)。"即使按照食谱烹饪,制作者也会味道不同的状态"在分析现场发生,因此通过环境标准物质进行品质管理很重要。
"都市粉尘"开发事例
目前开发中的环境标准物质"都市粉尘",以东京都内干线道路与高速道路交叉的交通量多地点集尘过滤器附着粉尘为原料。包含汽车排出粒子、刹车粉尘、磨损沥青、周边土壤等都市特有物质的"都市大气缩影",应对曾经颁布类似标准物质(NIES CRM No. 28 都市大气粉尘)停发后希望重新开始的呼声而开发。
开发过程和技术传承
标准物质开发需要约5年长期,经过①社会需求考察,②原料收集,③均质化(最重要工程),④测定·成分值决定工程。均质化为实现"无论取哪里都是相同成分组成",进行异物除去、粒子尺寸调整、仔细混合、装瓶,均质性与现实性平衡成为重要技术课题。
开发体制为研究者1名、技术职员2名、事务职员1名计4名,按照ISO国际指南的同时,应对自然来源原料个别性的经验和判断力不可缺少。通过技术传承保持品质和信赖性,完成时团队围着蛋糕庆祝成为惯例。
NIES环境标准物质历史
国立环境研究所1979年颁布开始日本首个环境标准物质"令法"(落叶阔叶树,具有浓缩重金属性质),以高度经济增长导致环境问题严重化为背景,确立了环境领域标准物质开拓者地位。现在颁布20种标准物质,对应粉尘、土壤、生物组织、人类头发·尿等广泛媒体。
文章包含山川研究员从宇宙化学向环境化学转身体验,详细介绍为支撑测定信赖环境标准物质发挥的社会使命,以及从事其开发的研究者·技术者的专业性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