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贸易的基本结构
美国2024年商品贸易逆差达1.2154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规模,远超排名第二的英国(2887亿美元)。另一方面,在服务贸易方面保持3119亿美元的全球最大顺差,商品和服务合计的贸易收支为9035亿美元逆差。贸易规模方面,商品出口达2.0798万亿美元,商品进口达3.2952万亿美元。
从占GDP比重来看,商品贸易收支占GDP比在2010年以后一直在3%至7%的逆差幅度内横盘推移,服务收支占GDP比稳定保持在0.8%至1.5%的顺差。这种结构性商品贸易逆差的特点是没有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
按品目分类的贸易结构方面,在工业原材料领域,能源·燃料出口为3382亿美元(占工业原材料出口的46.5%),进口为2555亿美元(占工业原材料进口的37.8%)。金属·矿物等方面,出口1324亿美元,进口1879亿美元,主要贸易伙伴是加拿大和墨西哥。化学品方面,出口1429亿美元,进口974亿美元,保持出口超过进口。
在食品饮料贸易方面,对墨西哥出口谷物·饲料115亿美元、畜产品102亿美元,进口蔬菜·水果·坚果230亿美元等。对加拿大出口谷物·饲料76亿美元、畜产品112亿美元,进口蔬菜·水果·坚果82亿美元等,形成相互补充的结构。
使用重力模型的商品贸易分析
通过重力模型分析,确认美国的贸易量遵循与贸易伙伴国GDP成正比、与地理距离成反比的基本法则。特别是地理邻近性的影响显著,与NAFTA成员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密切贸易关系证实了这一点。
加拿大是美国能源·燃料进口约占一半的最重要供应国,也是铝(世界第4大生产国)和金属矿物的主要供应国。墨西哥在蔬菜·水果·坚果领域是重要的出口国,同时也是金属矿物的重要贸易伙伴。
在重要矿物的贸易结构方面,铝方面主要从加拿大进口包括铝土矿·氧化铝在内的形式,铜方面主要从智利(世界第1大生产国)进口。但是,精炼·加工过程集中在中国,指出了供应链的脆弱性。
第二届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引入全面的关税措施,从就任后立即对广泛的国家和品目征收追加关税。4月2日引入"相互关税"制度(在基本税率10%基础上加算按国别上调税率),与第一届政府相比,实施了范围更广、几乎针对所有国家的措施。
这一重力模型分析表明,地理·经济因素加上制度因素(贸易协定、语言共通性)和资源禀赋的相互补充性是决定美国贸易流的主要因子。特别是贸易协定的存在和语言·文化共通性,确认具有超越单纯距离效应的贸易促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