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えない不安に、見える確かさを~NIES環境標準物質の挑戦

這是關於國立環境研究所(NIES)開發的環境標準物質,說明其角色和社會意義。

NIES環境標準物質作為準確測量環境中有害物質的「量尺」標準物質,是對特定成分預先設定可信賴值的樣品。基於ISO 17034和ISO Guide 35開發,嚴格評估均質性、安定性、再現性,明示測量不確定性和計量溯源性。

開發過程基於社會課題和分析需求選定,從原料採取到成分值決定有時需要5年以上。實施多個研究機關的共同試驗,實現高品質管理。至今已開發粉塵、土壤、底質、生物組織、毛髮、尿液等38種環境標準物質,提供給50多個國家的大學、研究機關、企業。

代表性事例有「NIES CRM No. 28 都市大氣粉塵」,在北京市大氣污染監測中用於測量鉛、鎘等有害金屬元素濃度。也對微塑膠、PFAS等新污染物質的分析有所貢獻。

文章評價NIES環境標準物質在科學支援環境監視、風險評估、政策決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看不見的環境不安提供看得見的確實性。

※ 此摘要由AI自动生成。准确性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