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概述与目的
本研究分析了日本公共试验研究机构(公设试)提供的技术推广服务(TES: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s)对中小企业生产力的影响,比较了COVID-19大流行前后的情况。研究旨在定量评估公设试提供的分析试验、设备利用、技术咨询、教育培训等服务对中小企业生产力提升的贡献程度。
2. 研究方法与分析手法
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模型,分析了从2016年到2023年通过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和个体经营者在线问卷调查获得的面板数据。这种方法能够适当处理技术推广服务利用的选择偏差,实现纯效应的准确测量。
3. 主要分析结果
技术推广服务的平均处理效应在大流行前后都显示出一致的正效应。这证明了公设试服务的利用确实对中小企业的生产力提升做出了贡献。特别是,确认了提高潜在用户企业对公设试的认知度对整体中小企业生产力改善产生正面影响。
4. 与无形资产投资的协同效应
研究发现,在进行研发、教育培训、数字化等无形资产投资的企业中,技术推广服务的生产力效应更大。这种互补性在大流行期间(2020年-2023年)特别强化,证明了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在提高中小企业韧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 企业选择行为与比较优势
分析显示,虽然生产力更高的企业倾向于利用公设试,但也存在具有同等能力却选择不利用这些服务的企业。这表明企业基于比较优势自主选择技术推广服务的利用,暗示了针对企业特性的支持措施比统一政策方法更重要。
6. 地理限制与数字化的影响
大流行前,到公设试的物理距离限制了技术推广服务的获取。然而,在大流行期间,通过利用数字技术扩大远程服务提供,地理限制得到大幅缓解。这表明数字化在纠正公共技术支持的地区差距方面是有效的。
7. 政策含义与建议
研究结果证明了公设试的技术推广服务是中小企业支持的有效政策工具。特别是,提高公设试的认知度、加强与无形资产投资的联动、扩充数字服务提供成为重要的政策课题。还建议支持企业吸收能力的提升可以加强中小企业在危机时的韧性。
8. 大流行带来的详细变化
COVID-19大流行给技术推广服务的提供方法和效果带来了重大变化。从面对面服务向数字服务的转变减少了地理限制,同时进一步凸显了企业吸收能力的重要性。这一变化为未来公共技术支持政策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启示。
9. 国际视角下的意义
日本的公设试系统作为扎根地区的创新中介机构发挥作用,其效果得到定量实证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本研究的知识可能在其他国家类似公共技术支持制度的设计和评价中得到利用。
10. 未来研究课题与展望
本研究提出了技术推广服务效果测量的新分析方法,但未来重要的研究课题包括更长期效果的验证、按行业和地区的详细分析、伴随数字化进展的新服务形态的效果测量等。还需要开发支持企业吸收能力提升的具体政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