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评论的刊行概要
亚洲经济研究所2014年2月刊行《中东评论 Volume 1》,其中刊载了题为"中东政治的变迁与伊斯兰主义的局限性"的政治经济报告。本报告由铃木均、内藤正典、渡边祥子、达尔维什・胡萨姆、石黑大岳、齋藤纯、土屋一树各研究者共同执笔。
阿拉伯之春后的政治变迁
埃及体制转换的意义:2013年7月初在埃及发生的国军主导体制转换和其后的政治混迷,象征着从2011年初开始的中东地区长期政治变动的性格。这意味着作为该地区主要政治意识形态的"伊斯兰主义"局限性的暴露。
伊斯兰主义的历史定位
政治潮流的变迁:1950年代高涨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在1970年代以后失去政治向心力的过程中,1980年代以来渗透到中东各国的"伊斯兰主义"政治潮流,在扩大穆斯林大众社会支持的同时,作为提示与社会主义不同"第三条道路"的存在受到期待。
旧体制崩溃后的展开: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等各国权威主义体制崩溃后,伊斯兰主义各势力登上政治前台,是因为他们拥有能够向穆斯林大众诉求的具体模式。
伊斯兰主义势力的组织基础
多样政治集团的形成:伊斯兰主义势力根据历史经纬形成穆斯林兄弟会和萨拉菲主义者等多个政治集团,各自通过遵从伊斯兰教教义的踏实奉献活动培养了社会组织力和动员力。
政治局限性的暴露:然而,在实际政权运营中,伊斯兰主义所抱有的本质政治局限性变得明显,中东政治迎来了新的转换点。
本报告作为1.77MB的PDF文件提供,详细分析了阿拉伯之春以后的中东政治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