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JILPT)关于印度零工工人法律保护的联邦法和州法现状分析报告。以2020年社会保障法典和卡纳塔克邦法为中心,详细报告了零工工人保护法制度建设的进展和课题。
主要要点
1. 印度零工经济的重要性和课题
- 零工经济被定位为印度2047年实现发达国家目标的经济增长牵引力
- 现行法律在零工工人保护方面存在许多缺陷
- 1970年合同劳动法和1923年雇佣补偿法等现有法规将零工工人排除在外
- 现有法律无法应对平台型劳动的流动性、临时性、分散性
2. 2020年社会保障法典的定义
- 印度法律首次对零工工人和平台工人进行法律定义
- 零工工人:在传统雇主·雇员关系框架外获得收入者(第2条35项)
- 平台工人:从事平台企业业务者(第2条61项)
- 非组织劳动者:不属于平台的零工工人(第2条86项)
3. 联邦法的局限和实施延迟
- 2020年社会保障法典在联邦议会通过,但各州的实施令程序未完成
- 不承认零工工人为"劳动者",搁置错误分类问题
- 国家社会保障委员会的设置义务化(第6条)也未实现
- 条文的模糊措辞导致实效性缺乏
4. 州级法律建设的进展
- 拉贾斯坦邦:2023年7月24日制定首个零工工人法
- 确立中央交易信息管理系统(CTIMS)的报酬支付监视制度
- 卡纳塔克邦:2025年5月27日公布条例并实施法律
- 贾坎德邦、特伦甘纳邦也在审议法案
5. 卡纳塔克邦法的特征和问题点
- 规定设置零工工人福利委员会
- 从平台企业的各交易中征收1~5%作为福利手续费
- 算法管理相关规制和说明责任义务化取得进展
- 义务化设置面对面投诉处理窗口
- 需要在州议会重开后6周内获得批准(未批准则失效)
6. VVGNLI的建议和今后方向
- 通过建立全国登记簿确保社会保障
- 确立"劳动者"和"独立承包人"的区别标准
- 赋予零工工人劳动团结权·集体谈判权
- 通过算法透明性实现公正报酬·劳动条件
- 到2047年将零工经济转变为高收入的组织化部门
文章揭示,印度的零工工人保护法制在联邦·州级别正在建设,但在实效性和劳动者权利保障方面仍存在课题,需要更全面的劳动关系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