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各种支付方式调查

财务省于2024年12月公布了一份报告,调查分析了日本及国外(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支付环境的现状和挑战,包括各种支付方式的特点和普及率、法律框架、民间企业服务和收益模式、各利益相关方的使用趋势等。

主要要点

调查背景和目的

  • 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和无现金支付的普及,各国开始认真考虑央行数字货币(CBDC)
  • 日本在2023年12月发布了专家委员会"总结",2024年4月发布了"中期整理",CBDC与其他支付方式的角色分工成为主要讨论点
  • "经济财政运营与改革基本方针2024"要求在考虑其他国家动向的同时深化研究
  • 本次调查旨在为推进日本CBDC研究提供帮助

调查对象和范围

  • 调查对象国: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5个国家)
  • 支付方式类别:电子货币、二维码支付、现金、银行转账/直接扣款、借记卡、信用卡、BNPL(先买后付)、加密货币、稳定币(9种)
  • 详细定义了每种支付方式的预付、即时支付、延期支付等特点
  • 例如电子货币包括Suica等交通系统和WAON等零售系统,二维码支付包括PayPay和乐天Pay等

调查视角和方法

  • 四个调查视角:①各种支付方式的功能和作用,②民间支付服务提供商动向,③利益相关方(用户和商店)的使用趋势,④各种支付方式的偏好和挑战分析
  • 调查方法:公开文献调查(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发布的信息)、专家访谈(针对美英德法4国)、社交媒体分析(分析X等平台上消费者的评价和印象)
  • 调查了支付媒体、交易方式、可用场所、支付时机、持有/支付限额、离线支付能力、身份验证、匿名性等详细规格

文章表明,在考虑引入CBDC时,重要的是确保现金、银行存款、电子货币、二维码支付等各种支付方式能够正常运作并共存,从而保障用户选择权和提高便利性,同时确保整个支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 此摘要由AI自动生成。准确性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