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林的推进

林野厅森林整备部关于我国再造林现状和课题、推进相关举措的综合说明政策信息页面。

我国森林面积占国土的三分之二,其中4成为人工林。现在,这些人工林中6成迎来了本格利用期,为了将来公益功能的持续发挥和资源循环利用,主伐后确实实施再造林很重要。但是,人工林资源迎来本格利用期的同时,造林面积在3万ha左右推移,再造林没有推进。

主伐后再造林难以推进的要因包括,由于木材价格低迷和造林费用负担大导致的所有者经营意欲减退、育林从事者数减少等。特别是立木销售收入与造林初期费用的收支平衡恶化,造林费用大幅超过销售收入的状况持续。此外,按年龄别育林从事者数推移老龄化显著,60岁以上占整体约70%,而40岁未满不到10%。

为了推进再造林,木材销售收入增加和造林费用缩减的收支转换很重要,需要为造林费用缩减而推进造林作业省力化和低成本化。具体而言,在地整理、植栽、下刈、间伐等造林作业各阶段要求导入省力·低成本化技术。

作为举措状况,令和6年度公表了「再造林相关状况」「再造林实态及课题整理等相关调查」的最新报告书。此外,作为现场举措事例,提供了令和4年11月版和令和7年5月版的事例集,具体介绍了各地区独自推进的省力化·低成本化技术和推进相关举措。

此外,关于伐采与造林一贯作业系统、低密度植栽、早生树利用等造林省力化·低成本化技术,整备了详细调查报告书和宣传册等资料,构建了高效·有效推进森林整备的信息基础。

文章结论认为,为了将林业发展为可持续产业,确保伐采后的再造林,需要从技术革新和政策支援两方面的综合方法。

※ 此摘要由AI自动生成。准确性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