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流行下非药物干预对零售业绩的影响

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发布的讨论文件,分析了COVID-19流行期间紧急事态宣言及重点防控措施通过人流变化对零售业绩产生的影响。

【研究背景与目的】 新冠病毒感染扩大使政府面临感染防控与经济活动并举的困难课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定量评估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

【分析方法与数据】 连接月度零售事业所数据与人流数据,实施统计分析。为去除事业所和立地的固定效应,构建一阶差分回归模型,引入政策干预虚拟变量的交叉项来验证效果。

【主要分析结果】 • 人流与商品销售额呈正相关,特别是周末、节假日的相关性更强 • 2020年第一次紧急事态宣言时,周边滞留人口减少10%,商品销售额预测减少约4.9% • 2021年紧急事态宣言时,该效果减半至约2.0%减少,确认了政策效果的递减

【政策效果特性分析】 紧急事态宣言主要影响节假日的购物行为,平日仅对饮食料品产生影响。这明确显示了消费者行为模式因曜日和商品特性而呈现不同反应。

【政策启示与建议】 实证表明感染扩大防控措施对零售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因平日、休日和商品特性而异。通过活用大数据算出销售减少的预测值,可以实现迅速的支援审查。

该报告实证分析了COVID-19对策中公共卫生政策与经济活动的权衡取舍,定量阐明了政策有效性随时间变化的重要研究成果。

※ 此摘要由AI自动生成。准确性请参考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