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安全的角度,本文解释了地方企业技术泄露对策的重要性以及经济产业省通过地方经济产业局实施的支援体系。
近年来,技术泄露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在AI、半导体、材料等尖端领域,民营企业往往占主导地位,无论组织规模大小或所在地,技术泄露风险潜藏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如生产基地海外转移、接受外资、技术人员挖角等。面临激烈国际竞争的民营企业在海外扩张过程中,重要的是采取适当的对策而不过度谨慎。
于2024年12月实施的基于外汇法的新制度对计划转移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的企业设立事前报告义务(包括多层陶瓷电容器、碳纤维、固体电解质等15种),并创建了经产省提供建议的官民对话机制。这是一个原则上通过基于信任关系的对话来解决问题的机制。
此外,外汇法下的对内直接投资审查制度也是重要的管理措施。当日本企业经营外汇法规定的特定行业时,外国投资者必须在投资前提交申报,政府可以基于风险评估建议或命令变更或中止投资。
从2025财年开始,经产省以加强"技术管理""出口管制""投资管理"三个领域为主题,在多个地方经济产业局实施试点项目。例如,关西经济产业局与京都府警察共同为京阪奈学研都市的企业相关人员举办经济安全保障研讨会,说明技术泄露对策的重要性和相关制度。
鼓励企业使用《技术泄露对策指南》(附检查清单)、《民间最佳实践集》,以及《技术信息管理认证制度》(制造业补助金等的加分对象)。由于许多拥有优秀技术的企业存在于地方,通过官民合作推进技术泄露对策变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