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动态累积重构日本人口的出生年别人口——方法论开发与实证分析(1975-2020年)

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提出使用人口动态统计重构出生年别人口的创新方法论,分析人口结构变化。

主要观点

1. 动态累积方法论的开发

  • 通过累积出生数并减去死亡数从人口动态统计重构出生年别人口
  • 实现不依赖人口普查数据或住民登记的详细分析
  • 通过与官方统计比较验证准确性,确认高可靠性
  • 为理解长期人口动态提供新的分析工具

2. 日本人口转型的结构分析

  • 2008年人口峰值1.2806亿人后持续下降
  • 婴儿潮一代(1947-1949年)共806万出生创造人口膨胀
  • 第二次婴儿潮(1971-1974年)816万出生显示回声效应
  • 1975年后出生数持续下降加速人口老龄化

3. 出生队列生存分析

  • 1947年出生队列:268万出生,189万人存活至2020年(70.5%生存率)
  • 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性显示更高寿命
  • 反映迁移和死亡率差异的地区生存模式差异
  • 队列效应在健康结果和死亡率模式中可见

4. 未来人口预测含义

  • 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从8,716万(1995年)降至7,406万(2020年)
  • 老年人口(65岁以上)从1,826万(1995年)增至3,619万(2020年)
  • 抚养比从0.37上升至0.69,表明社会保障负担增加
  • 地区人口减少加速,青年向大都市圈集中

5. 方法论贡献和应用

  • 实现对人口动态中世代变化的精确追踪
  • 通过将人口事件与特定队列联系促进政策评估
  • 支持地区人口分析和预测建模
  • 为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性评估提供基础

文章总结认为,动态累积方法论为理解日本人口挑战提供了强大的分析框架,对制定应对人口减少和快速老龄化的循证政策至关重要。

※ 此摘要由AI自动生成。准确性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