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使用账本的支付系统的技术创新性
本论文对不同于传统账本式支付系统的"电子现金"(electronic cash)系统进行了包括使用智能手机实证实验在内的全面技术验证研究。作者来自日本银行金融研究所、NTT、NTT Data的联合研究团队,详细分析了2025年技术水平下的实用性。
电子现金系统的基本结构与传统系统的差异
现行支付系统采用"账本式"方式,由服务提供者记录和管理所有交易。相比之下,电子现金系统与物理现金的交付相同,通过从汇款人向收款人直接转移电子数据来完成支付。在此方式中,服务提供者仅在用户注册和电子现金发行时参与,汇收款过程仅通过当事人间的通信即可完成。
技术优势和实证实验成果
电子现金系统相对于传统系统具有多项技术优势。包括服务器故障耐性(最小化服务器宕机的影响)、网络故障耐性(无互联网连接下的支付能力)、高处理效率(依赖终端处理能力而非提供者服务器)、交易隐私保护(提供者无需掌握交易详情)。1990年代的实证实验由于技术限制难以确保实用性,而本研究通过使用智能手机的实证实验证明了当前技术水平下的高实用性。
可编程性和安全功能
电子现金系统提供高级可编程性,实现了能在电子现金发行时嵌入使用期限设定和使用范围限制等独特规则的"可编程货币"功能。但在安全方面,需要用户终端搭载防篡改(Tamper Resistance)功能,具体设想利用智能手机的嵌入式安全元件(eSE)。
便利性提升技术和未来展望
研究团队提出了通过电子现金的分割和合并功能实现任意金额支付,以及通过使同一用户的交易追踪困难化来强化隐私的方法。未来还考虑利用6G通信系统的高级加密功能和在边缘网络配置TEE(可信执行环境)来减轻终端丢失风险。
本研究专注于技术层面,未将法律制度和实用化的社会可行性作为研究对象,但被定位为在实现政府无现金支付比率80%目标过程中构建稳定支付基础设施的技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