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营企业座谈会的举办背景与意义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国家主席等出席,举办了自2018年11月以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在贸易摩擦激化、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前景越来越不明朗,中国共产党及政府开始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31名民营企业家受邀,就民间经济发展进行了讨论,中国共产党序列前4位参加,显示了政府的强烈意志。
2. 座谈会参加企业的特征与发言者
座谈会共邀请了31名民营企业家,其中6人获得发言机会。包括华为技术CEO任正非、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等ICT、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著名民营企业家。第一排坐着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CATL曾毓群董事长等,高科技企业的存在感很大。
3. 习近平国家主席的重要讲话内容
习主席强调,关于民间经济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改变,今后也不会改变。党和国家应该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受到法律平等保护的权利,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补充,同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民间经济)的健康发展。
4. 民营企业的现状与课题认识
习主席指出,民间经济发展面临的课题和困难是部分的、一时的,不是整体的、长期的,是可以克服的。具体提到要消除阻碍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平参与竞争的各种障碍,解决民营企业资金筹措难、筹措成本高、未付款问题,纠正不当收费和过度罚金等。
5. 民营企业的经济地位与投资动向
截至2025年1月末,中国民营企业数达到5670万7000家,占企业数的9成以上。占税收的5成以上、GDP的6成以上、技术创新新成果的7成以上、城市部就业的8成以上,成为核心存在。但是,2024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减少0.1%,继续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中民间投资的构成比也从2015年的56.2%下降到2024年的50.1%。
6. 对外环境与规制强化的影响
2024年11月美国总统选举中唐纳德·特朗普获胜,在展开追加关税等保护主义政策的背景下,担心对占出口额6成以上的民营企业的影响。此外,自2020年12月以来加强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对阿里巴巴集团处以182亿元罚金、蚂蚁集团IPO延期等,对平台企业的规制强化持续,指出了民营企业心态下降和发展的不透明性。
7. 民间经济促进法的制定与构成
2025年4月30日,民间经济促进法在第14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从5月20日开始施行。这是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中国首部基本法律,由全9章78条构成。"平等""公平""同等"的表述出现26处,强调平等原则贯穿民营经济发展任务的全过程、各领域。
8. 民间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内容
该法规定了公平竞争环境的实现、投融资的促进、科学技术创新、经营的规范化、服务的保障、权益的保护等全面支持策。特别明记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金融机构的平等对待、对国家重要战略重要项目的参与支持、通过股票债券发行的直接资金筹措支持等,整备了改善民营企业活动环境的法律依据。
9. 金融支持政策与地方政府的应对
民间经济促进法通过后,人民银行将农业相关、小规模微细企业支持的再贷款增加3000亿元,与再贷款利率下调政策产生相乘效果。从法律通过到约1个月间,北京市、陕西省、江西省、浙江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至少6个省发表了民营经济加速的政策文件,开始了地方层面的具体举措。
10. 今后的展望与课题
河南省设定了将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数量与该省经济规模相匹配、"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构成比达到8成以上等具体目标。经过民营企业座谈会,整备了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首部基本法律,但今后在广大的中国,地方政府如何踏实运用,进行怎样的支持举措备受关注。实际运用阶段的有效政策实施将成为民营企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