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法人税申报表个票数据对亏损法人等的实态分析:利用行政数据的经济分析

财务综合政策研究所《财务评论》第160号刊载的论文。土居丈朗教授等研究团队利用法人税申报表的个票数据,对日本亏损法人(赤字法人)的实态进行了全面分析。

主要要点

1. 研究概要

  • 执笔者:土居丈朗(庆应义塾大学)、别所俊一郎(早稻田大学)、森克辉(前税务大学校研究部教育官)
  • 研究对象:基于法人税申报数据的亏损法人实态分析
  • 问题意识:解明日本企业约7成为亏损法人的现象
  • 数据:法人税申报表的个票数据(已匿名化)

2. 使用数据的特征

  • 数据规模:全部法人的申报数据(约300万家)
  • 信息详细度
    • 财务报表主要项目
    • 亏损金详细信息
    • 法人属性(资本金、行业、成立年份等)
  • 时间序列性:多年度的面板数据
  • 覆盖范围:除休眠公司外实质上的所有法人

3. 按所得金额·亏损金额等级分类的亏损法人实态

  • 亏损法人比率
    • 整体约70%为亏损法人
    • 持续保持高水平
  • 亏损金额分布
    • 小规模亏损占绝大多数
    • 巨额亏损法人较少
  • 结转亏损金
    • 长期累积
    • 扣除限制的影响

4. 按法人税额等级分布

  • 纳税法人特征
    • 占整体约30%
    • 集中在大企业
    • 稳定的收益基础
  • 对税收的贡献
    • 税收集中于上位企业
    • 中小企业贡献有限
  • 实际税率实态:亏损金扣除后的负担率

5. 按资本金等级的亏损法人实态

  • 规模别模式
    • 中小企业亏损法人比率高
    • 大企业也存在一定比例
    • 资本金1亿日元前后的不连续性
  • 与经营实态的关系
    • 皮包公司的影响
    • 节税目的的赤字计上
    • 实质业务活动的有无

6. 按行业的亏损法人实态

  • 行业间差距
    • 服务业、零售业亏损率高
    • 制造业相对较低
    • 房地产业的特殊性
  • 行业特性的影响
    • 进入壁垒高低
    • 景气敏感度
    • 监管的有无

7. 按同族公司·非同族公司分类的亏损法人实态

  • 同族公司特征
    • 更高的亏损法人比率
    • 所得调整的可能性
    • 与经营者报酬的关系
  • 非同族公司
    • 相对较低的亏损率
    • 外部监督的效果
  • 治理的影响: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

8. 亏损法人与盈利法人的动态

  • 状态转移分析
    • 从亏损转为盈利的概率
    • 从盈利转为亏损的概率
    • 状态的持续性
  • 企业生命周期
    • 成立后的亏损期间
    • 成熟期的收益性
    • 衰退期的特征
  • 政策变更的影响:对税制改革的反应

9. 结论与政策含义

  • 主要发现
    • 亏损法人的异质性
    • 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
    • 避税的可能性
  • 对政策的启示
    • 法人税制的课题
    • 中小企业税制的重新审视
    • 加强税务执行
  • 今后的研究课题
    • 更长期的面板分析
    • 国际比较研究
    • 微观基础的解明

本研究实证地阐明了日本法人税制面临的结构性课题,为今后的税制改革讨论提供了重要启示,是一项突破性成果。

※ 此摘要由AI自动生成。准确性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