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进出口申报数据分析日本企业的进出口行为:利用行政数据的经济分析

这是财务综合政策研究所《金融评论》第160期刊登的论文。神事直人教授等研究团队利用进出口申报数据全面分析了日本企业贸易行为的研究成果。

主要要点

1. 研究概要与目的

  • 研究团队:神事直人、伊藤惠子、远藤正宽、大久保敏弘、笹原彰、松浦寿幸
  • 数据来源:财务省关税局的进出口申报数据(企业层面的全数据)
  • 研究目的:详细阐明日本企业的进出口行为实态
  • 分析期间:使用跨越多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2. 进出口申报数据概要

  • 数据特征
    • 涵盖所有进出口交易的完整数据集
    • 通过企业识别符可在企业层面进行追踪
    • 包含品目(HS代码)、数量、金额、对方国等详细信息
  • 数据优势:捕捉抽样调查无法把握的小规模交易
  • 分析可能性:分析企业的进入・退出、交易的持续性、市场集中度等

3. 描述性分析的主要发现

  • 进出口企业的少数性:进出口企业占全体企业的比例有限
  • 与企业规模的相关性:大企业进行进出口的概率更高
  • 生产率溢价:进出口企业比非进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
  • 交易集中:少数大企业占据贸易额的大部分

4. 进出口的动态分析

  • 进入・退出模式
    • 新进入率和退出率的推移
    • 进入后的生存率分析
    • 到市场稳定的期间
  • 交易的持续性:同一对方国・品目的交易持续概率
  • 市场的扩大・缩小:企业进出口目的地数量的变化模式

5. 通过回归分析验证因果关系

  • 企业特性与进出口概率
    • 生产率、规模、资本密集度等的影响
    • 产业特性的作用
  • 进出口的相互关系:出口与进口的互补性・替代性
  • 地理要因:距离、语言、FTA等的影响
  • 汇率的影响: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应对

6. 政策含义

  • 中小企业国际化支援:识别进入壁垒和设计支援措施
  • 贸易促进政策:制定有效的进出口促进措施
  • 产业政策:加强国际竞争力的政策介入点
  • 地区经济启示:地方企业国际化促进措施

7. 研究贡献与局限

  • 学术贡献
    • 发现关于日本企业贸易行为的新程式化事实
    • 国际贸易理论的实证检验
  • 政策贡献:基于证据的通商政策制定
  • 研究局限:不包含服务贸易、企业内贸易识别困难
  • 今后课题:通过与其他数据连接深化分析

本研究利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全面分析了日本企业的进出口行为,是一项先驱性研究,为理解国际贸易实态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启示。

※ 此摘要由AI自动生成。准确性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