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山口信治主任研究官分析2025年6月伊朗・以色列战争中中国克制应对的NIDS评论。
伊朗・以色列战争概要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开始崛起狮子作战,使用导弹和UAV对伊朗重要军事据点和要人实施大规模攻击。接着6月21日美国对纳坦兹和伊斯法罕核相关设施进行地堡炸弹空袭,6月25日停火成立。此战争中伊朗军事力核心受到重大打击,核开发计划也后退,政治指导者暴露于斩首作战威胁。
中国的克制应对
中国虽然在外交立场上明确谴责以色列和美国行动,但未采取帮助伊朗的实质性行动。习近平国家主席6月19日与普京总统电话会谈,强调事态升级回避和停火重要性。王毅外相也与关系各国外相重复电话会谈,但未对美国和以色列发出明确警告,也未展开引人注目的外交。这作为"抵抗枢轴"一员期待的中国作用,是极其保守的应对。
克制应对第二要因:中国・伊朗关系的局限
第二要因是中国与伊朗关系并不那么密切。两国关系被称为"有隔阂的战略伙伴关系",相互有不信感。伊朗方面对过度对中依赖警戒强烈,2021年签署的25年综合协定也未顺利履行。中国方面,对伊朗不充分尊敬中国,对从中国购买武器不积极的批评。另外,伊朗结果只想与美国交易的看法也强烈,金灿荣人民大学教授评价两国关系不是"唇齿关系"。
今后中国・伊朗关系展望
此战争中"抵抗枢轴"受打击,以色列军事优越确立,与中国战略利益相反。对中国,美国亲密的以色列地区优越,在中国向此地区伸展影响力上可能成为威胁。因此,中国在不引起美国关心的水平静静深化伊朗关与的战略激励存在。具体考虑2021年25年综合协定稳步实施、被破坏的伊朗防空系统重建支援、网络攻击暴露脆弱性的信息系统重构等。
本论文指出此次战争成为象征中国・伊朗关系薄弱的事件,同时也可能成为迫使今后中国中东战略重新审视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