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发布的讨论文件(25-E-073),对COVID-19流行期间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对零售业绩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的解说。
【研究目的与背景】 COVID-19流行使政府面临感染症对策与社会经济活动并举的难题。在疫苗和治疗药物尚未问世的感染扩大初期,需要采取行动限制和人流抑制等公共卫生措施,但抑制人际接触的感染症对策导致了社会经济活动停滞。
【分析方法与数据】 本研究使用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零售业事业所的月度面板数据,定量评估公共卫生措施通过事业所周边滞留人口变化对零售业绩的影响。执笔者为岩田真一郎(神奈川大学)和近藤惠介(RIETI高级研究员)。
【主要分析结果】 • 零售业事业所的商品销售额与COVID-19流行前周边滞留人口变动存在强相关性 • 紧急事态宣言和重点防控措施通过减少事业所周边滞留人口,导致零售业绩下降 • 重要发现:公共卫生措施的有效性随每次干预而逐渐降低
【政策含义】 2020年首次紧急事态宣言可能包含通过自觉自律实现行为改变的效果,对零售业绩下降的影响最大。这提供了初次政策干预具有特殊效果,以及其后政策效果递减这一重要的政策启示。
该报告实证分析了COVID-19对策中公共卫生政策与经济活动的权衡取舍,定量阐明了政策有效性随时间变化的重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