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研究・教育机构发行的宣传杂志"FRA NEWS"第83号,全面解说了对水产业造成严重损害的"食害"实态,以及针对此问题的最新防除技术和研究成果。
主要要点
水产业食害损失的现状
- 东京都伊豆诸岛海域的金目鲷等渔业损失额每年达1亿至6千万日元
- 鲨鱼和虎鲸对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食害已成为世界性严重问题,根据2004年数据,损失总额每年达100亿日元
- 鸬鹚造成的内水面水产损失额在2023年时点估计为85亿日元
- 濑户内海的蛤蜊渔获量从1983年高峰期的14,424吨激减至2023年的历史最低514吨
蛤蜊食害对策的实证研究
- 濑户内海影响最大的食害鱼是黑鲷,2023年渔获量全国5,106吨,其中濑户内海占4,215吨
- 山口湾的覆盖网实验确认,网内蛤蜊栖息密度与网外相比显著较高
- 覆盖网的设置被证实能有效阻止滩涂蛤蜊的消失,继续渔业生产
- 广岛县廿日市市通过区划渔业和覆盖网的渔场管理,成功保护了蛤蜊资源
鲨鱼渔业损害与对策技术
- 鲨鱼拥有称为洛伦齐尼瓶的器官,能感知微弱电场,定位猎物的位置
- 开发了在钓钩附近安装能产生电场的金属、电子电路、磁铁来驱赶鲨鱼的技术
- 鲨鱼驱避装置也已向潜水员和冲浪者商品化,但因鲨鱼种类不同反应各异,仍存在课题
- 正在尝试利用鲨鱼敏锐的嗅觉,将鲨鱼腐烂时产生的化学物质用作驱避剂
溪流鱼的食害防止对策
- 红外线相机确认,放流后仅第1天苍鹭就聚集捕食溪流鱼的实态
- 使用池塘的实验显示约82%的放流鱼被大型鱼吃掉,损害严重
- 设置用树枝捆绑制成的简易隐蔽所,成功将食害减少至约20%
- 栃木县日光市与小学合作,将岩鱼隐蔽所制作作为课程实施,开展兼顾防灾教育的活动
鸬鹚对策的新技术
- 开发了在无法使用枪支的地方也能安全实施的"钓钩捕获"技术
- 构建了在捕获的鸬鹚身上安装GPS记录器,实时掌握行动的"飞行记录器"系统
- 鸬鹚有定期晒干的习性,此时GPS记录器也进行充电
- 获得的行动记录在广域协议会等共享,用于制定高效的飞来防除对策
文章通过具体的损失金额展示了水产业面临的食害问题的严重性,并通过介绍各研究机构开发的实用对策技术,强调了在与生物共存的同时实现可持续水产业的努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