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产业省公布的2025年5月矿工业生产指数显示,生产用机械工业等行业上升,整体生产时隔2个月出现增长,但基调判断仍维持"进退维谷"。
主要要点
1. 生产整体动向与基调判断
5月矿工业生产季调指数为101.8,环比上升0.5%,时隔2个月出现增长。基调判断维持"进退维谷",尚未进入明确的复苏轨道。1-5月的变化为:1月下降→2月上升→3月上升→4月下降→5月上升,呈现不稳定走势。企业生产计划预期6月上升、7月下降,但考虑到实绩往往低于计划的倾向,预计进退维谷的状况将持续。
2. 各行业生产动向的明暗分化
在全部15个行业中,9个行业上升、5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持平,上升行业占多数。上升贡献度第1位:生产用机械工业(模具、挖掘机械带动)。上升贡献度第2位:通用和业务用机械工业(轴承、压缩机表现良好)。上升贡献度第3位:汽车工业(普通乘用车、驱动传动和操纵装置部件增产)。下降贡献度最大:运输机械工业(飞机发动机和机体部件大幅减少)。
3. 出货保持稳健推移
5月矿工业出货季调指数为102.0,环比上升2.2%,连续2个月增长。汽车工业贡献最大(普通乘用车、汽车发动机出口良好)。按财别分类,资本财(不含运输机械)环比大幅上升7.7%,反映设备投资需求强劲。耐用消费品上升2.3%、非耐用消费品上升1.2%,内需相关也保持稳健。生产财下降0.7%、建设财下降0.2%,原材料和建设相关表现疲软。
4. 库存和库存率改善进展
库存指数为99.4,环比下降1.9%,连续2个月下降,库存调整取得进展。库存率指数为104.7,环比下降1.9%,连续2个月下降。电气和信息通信机械工业的锂离子电池等库存削减显著。11个行业库存下降,积极的库存削减措施发挥效果。另一方面,石油和煤炭制品的汽油和航空燃料库存增加。
5. 库存循环的当前阶段与未来展望
2025年第1季度处于"库存增加阶段",但第2季度(速报)已转入"非意愿库存减少阶段"。经历了从2023年第3季度开始的库存调整阶段后,进入循环的新阶段。部分行业积极的库存削减效果显现,供需平衡出现改善迹象。但阶段转换频繁,尚未进入稳定的复苏轨道。
6. 风险因素与关注点
世界经济动向,特别是中国经济减速和美国利率动向对日本生产活动产生影响。半导体和电子部件的库存调整持续,需求恢复时期不明朗。原材料价格高企和日元贬值带来的进口成本上升压力。飞机产业生产减少对整个运输机械工业构成拖累。
报告指出,日本矿工业生产尚未摆脱进退维谷的状况,但库存调整进展和设备投资需求强劲等积极因素也有所显现,需要在关注世界经济动向的同时,判断向复苏基调转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