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菱综合研究所的舟桥龙之介先生和古木二郎先生关于制造业扩大再生材使用实现方法的具体提案,以通过与原生材料混合实现"再生材的价值化"和"公共采购的要件化"为中心轴。
主要要点
1. 再生材使用的现状和挑战
- 贵金属的成功案例:
- 废产品比矿石含有率更高
- 高市场价格能充分负担回收成本
- 资源回收·回收利用作为商业机会扩大
- 塑料等的挑战:
- 除贵金属外的有色金属和塑料回收成本高
- 难以赋予市场价值
- 在制造业供应链中使用未能推进
- 解决方向:需要通过企业自主举措实现再生材的价值化
2. 通过原生材混合实现再生材价值化的方法
- PP(聚丙烯)案例分析:
- 化学回收再生PP价格:约600日元/kg
- 原生PP市场价格:约200日元/kg(约为再生PP的1/3)
- 原生PP中混合20%再生PP时:280日元/kg预计需求量22.1万吨
- 需求函数的创建:
- 通过问卷调查将支付意愿金额和需求量数据扩展到国内总需求
- 以支付意愿金额200日元/kg为界需求量大幅增加
- 通用性高的PP产品需求量虽多但支付意愿金额偏低
- 价值化效果:每产品的再生材量虽减少,但销售数量增加超过减少量,总需求增加
3. 供需扩大的良性循环机制
- 生物质材料的成功案例:
- 调味料瓶印刷用生物质油墨
- 由于在最终产品价格中占比小,即使高价也能接受
- 降低再生材在产品成本中的金额比例是关键
- 良性循环创造过程:
- 初期需求创造
- 通过供应规模扩大降低回收成本
- 再生材低价格化
- 进一步需求扩大
- 定量效果:化学回收再生PP混合品价格降低40日元/kg,预期需求扩大11.5万吨
4. 通过公共采购创造初期需求并加速良性循环
- 初期需求不足问题:
- 即使与原生材料的混合品也比原生材料单体更昂贵
- 初期阶段应用范围有限
- 没有大量需求就无法加速良性循环
- 政府参与的必要性:
- 在公共采购中积极利用是关键
- 通过"再生材的价值化"和"公共采购的要件化"双轮推进
- 通过创造大量初期需求产生供需扩大的良性循环
- 实现途径:制造事业者(动脉产业)与国家一体化举措的重要性
本分析提出了扩大再生材使用的具体方法论,展示了通过民间自主举措与公共支援相结合的可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