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税改革对企业动态的影响:日本从所得课税向外形标准课税转变的实证研究【非技术性总结】

这项研究由经济产业研究所小林庸平、三菱UFJ研究咨询公司马场康郎和佐藤主光共同完成,实证分析了2014年度至2018年度日本法人税改革对企业动态的影响。

主要要点

1. 日本法人税改革的特征与背景

  • 税率变化:法定实际税率从2011年度大企业39.54%、中小企业40.87%,降至2018年度大企业29.74%、中小企业33.59%
  • 改革特殊性:与其他国家降低所得税率并扩大课税基础不同,日本通过外形标准课税(附加价值课税、工资课税)形式扩大课税基础
  • 分析期间:关注受东日本大地震和新冠疫情影响较小的2014年度至2018年度
  • 问题意识:尽管降低了税率,但设备投资和工资增长未达预期

2. 基于前瞻性实际税率的分析

  • 方法特征:开发了包含外形标准课税的新实际税率指标
  • 税负担变化:原本税负担较高的企业实际税率降幅更大,税负担水平趋于平均化
  • 按企业特征的影响
    • 大企业和高生产率企业:税率降幅较大
    • 劳动分配率高的企业和"僵尸企业":税率上升
  • 分析方法:使用平均实际税率(基于企业利润整体)和边际实际税率(投资的税后现值)

3. 法人税改革效果的实证结果

  • 整体效果:税率降低对增加有形固定资产、员工数量和劳动成本具有统计显著效果
  • 按企业规模的效果
    • 中小企业:税率降低效果较大
    • 大企业:效果小于中小企业
  • 外形标准课税的影响:附加价值税平均实际税率系数的绝对值大于所得课税系数,抵消了改革效果
  • 定量结果:表3估计结果中所有系数均为负值且统计显著

4. 政策意义

  • 第一个启示:法人税改革整体上具有增加投资和就业的效果,有助于实现最初的政策目标
  • 第二个启示:对大企业的效果小于中小企业,主要原因是外形标准课税的扩大
  • 政策设计问题:同时实施法定实际税率降低和外形标准课税扩大形成了"同时踩油门和刹车"的状况
  • 对加薪的影响:外形标准课税的扩大对劳动成本产生负面影响,成为日本经济课题——加薪的阻碍

这项研究实证揭示了日本法人税改革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建议在未来的税制改革中需要慎重考虑外形标准课税的处理方式。

※ 此摘要由AI自动生成。准确性请参考原文。